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废弃秸秆的华丽变身就是生物新材料的神奇之处,然而神奇还不止于此,废弃秸秆还有哪些用途?它又对我省转型发展有哪些意义?我们接着往下看。
利用生物炼制方法,从秸秆中提取酶解木质素,同样经过新材料转化技术,还可以得到生物树脂。这种生物树脂韧性强,可以碳纤维结合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硬度是钢铁的4~5倍,重量却只有钢铁的1/5,而且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环氧树脂韧性差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我们的利用秸秆生产的生物树脂,再结合我们的碳纤维形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成的储氢的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套的设备,氢能是我们国家接下来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它既能够用在我们的大型的卡车,公交车为他提供清洁的燃料,也能用在无人机这些更新一代的交通运输工具上面。”
据了解,我省年产秸秆约1500吨,其中90%为玉米秸秆,如果全部利用可供生产约100万吨生物素和700万吨生物树脂及碳基新材料,对于消除白色污染,对于生产生活产业转型意义重大。
现如今由桑涛博士带领的团队正努力将废料变成新材料,为山西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促进山西新技术新材料产业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助推山西转型发展。
“因为山西长期也是以煤炭作为一个基础的原料,来建立庞大的工业化的体系。现在我们在转型的过程当中,把我们可再生的原料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建立一个新的原料的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真正的环保的高端的新材料,这对山西的转型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山西经济与科技频道
— THE END —